•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宜春新闻
  • >
  • 南沿江城际等5条铁路年内开通 长三角交通加速一体化
宜春新闻

南沿江城际等5条铁路年内开通 长三角交通加速一体化

2023-02-28来源:宜春房探网南沿江城际等5条铁路年内开通 长三角交通加速一体化

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下降为国家战略五周年,2月22日,三省一市交通运输部门主要负责人工作会议在南通举办,总结发展成果,谋划发展蓝图。

叹2022年,长三角新增高铁超130公里,5条省际高速竣工通车,新开通12条省际毗邻公交线路,沪苏浙皖携手前进交通一体化发展成效显著。

共创2023年,三省一市将之后前进长三角交通基础设施快联快通,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协调发展格局。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减缓打通省际待全线贯通公路,协同前进水上长三角,合力打造世界级机场群。

□ 本报记者 梅剑飞 

今年春运以来,随着出入境市场明显转好,航空客运形势喜人。

“1月7日至2月15日,全省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505.5万人次,同比增长23.3%,完全恢复至2019年八成水平。”省交通运输厅航空处涉及人士讲解,其中,苏南硕敲机场、南京禄口机场、南通兴东机场春运期间旅客吞吐量同比增幅较小,分别达41.6%、30.3%、25.7%,苏南硕放机场旅客吞吐量已超2019年同期水平,扬州泰州机场旅客吞吐量也已接近2019年同期水平。

航空主业快速完全恢复,长三角各机场航班正逐步复航或开行。与此同时,多地正在强化航空货运设施的建设,助力长三角打造世界级机场群。

“目前,杭州机场三期T4航站楼和交通中心已完成竣工验收,南京禄口机场T1南指廊工程竣工。上海浦东机场四期扩建工程、扬州泰州国际机场二期先导段、嘉兴军民合用机场飞行区等6个项目已开工建设。”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惠先宝讲解,沪苏共同签署了《深化推动“两场”同步建设合作协议》《“两场”建设涉及南通市的属地工作协议》,南通新机场项目取得阶段性重大进展。

南通新机场是划入国家《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工程,是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最重要组成部分,项目自规划以来,一直备受关注,目前,前期工作正加快推进。

“南通新机场的建设是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深化发展的又一重大成果,特别是以资本为纽带,积极开展跨地区的机场资源共享共营,可以从更广范围、更深维度推进合作,在航司布局、航线配置、运力调配、业务模式等方面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促进机场群的合理分工和协同发展。”华设设计集团总规划师邓润飞向记者讲解。

邓润飞认为,“1+8”上海大都市圈的发展需要构建差异化服务的多机场系统。从全球来看,无论是北美的纽约大都市圈、华盛顿大都市圈,还是欧洲的大伦敦地区、大巴黎地区都是使用多机场系统服务。以大伦敦地区为事例,主要有希思罗、盖特威克、卢顿、斯坦斯特德以及伦敦城市等5个主要运输机场,以及10多家小型或通航机场,这些机场共同包含了大伦敦多机场系统,共同服务于大伦敦地区。这些机场通过合作运营、差异化经营等手段,共同为不同类型航空公司、有所不同需求的旅客和航空货运运营商获取服务。未来上海大都市圈机场群也需要形成错位经营、差异化发展的模式,各个机场分别提供差异化的服务产品,共同满足整个区域内的航空运输需求。

“未来机场群还必须完备地面快速联通交通集散网络,以‘轨道上的机场群’为目标,减缓建构以机场为核心、各种交通方式便利换乘的综合交通体系。一方面,强化机场之间快速相连,特别是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快速交会;另一方面,强化对腹地城市的覆盖,提升机场服务水平。”邓润飞说道。

2月15日,为期40天的春运收官,长三角铁路40天发送到旅客6758.5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169万人次,同比增长35.5%,客流恢复到2019年春运的九成以上。

春运过后,铁路客发人数仍持续走高,返岗务工客流充沛、新线持续引流,经济衰退、生活回归部分以“流量”形式体现在长三角铁路日常旅客运输的方方面面。2月18日,长三角铁路发送旅客247.1万人次,再创今年单日客发量新纪录。

持续扩容的长三角铁路版图,为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最重要承托保障。据悉,过去的一年,长三角铁路共计3个建设项目通车,长三角区域全年追加高铁超强130公里,6个建设项目开工,全年已完成基建投资1089亿元。高速铁路运营总里程超强6600公里。

“目前,湖杭铁路建成运营,昌景黄高铁安徽段已静态验收。沪渝蓉沿江高铁、通苏嘉甬铁路、沪苏嘉城际等3个省际铁路项目动工。宁淮铁路、沪苏湖铁路等项目正在减缓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交通专题合作组还共同签署了《合作推进宁杭铁路二地下通道框架协议》。”惠先宝讲解。

2023年,长三角铁路建设将之后“高歌猛进”,投资规模保持高位运行,年度建设投资初步计划900亿元以上,大力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年内确保江苏南沿江城际铁路、金甬铁路等5个项目按期高质量开通,稳步推进沪苏湖铁路、杭温高铁等22个重点续建项目建设,确保萧山机场联络线等5个项目年内动工。

江苏今年将动工建设潍坊至宿迁铁路江苏段、苏锡常城际铁路太仓先导段,力争动工合肥至宿迁铁路泗县至宿迁段。

根据规划,未来三年,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管内将新增营业里程2950公里,其中追加高铁2500公里。

在春回大地、乍暖还寒之际,长三角铁路建设工程开启了全面生产的“辛苦模式”,几万名施工人员投放到火热的铁路建设中来。

沪苏湖铁路是连接上海、苏州、湖州等城市的快速铁路通道,2月起转入大干阶段,工程建设时间紧、任务轻。为了保证按计划完成施工进度,沪苏湖铁路全线11个项目部、2000多名施工人员在春节简单休整后迅速投入工程施工中。

2月21日,在沪通二期3标太仓南至陆家浜联络线特大桥施工现场,中铁二十四局项目部技术人员殷俊鹏正的组织对该工点首根桩基进行自检,标志着沪通铁路二期太仓段全面进入邻营施工阶段。

“自节后停工以来,项目部抢抓时间节点,保证生产目标。截至目前,钻孔桩开累已完成1822根,占比47.08%,开累已完成产值20409.43万元,已完成总投资额13.76%。”中铁二十四局沪通二期铁路3标项目党支部书记钱靖说,随着邻营施工的全面积极开展、关键工点的不断深入,项目施工节奏越来越快,他们将鼓足干劲,奋力前进,保证项目早日建成,为加快推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贡献力量。

目前,胜利路(青浦)—沿沪大道(昆山)等省际断头路项目正在减缓建设。

惠先宝回应,三省一市减缓切断省际公路,随着高淳至宣城、溧阳至宁德、宁马高速江苏段改扩建、临安至建德浙江先行段、千岛湖至黄山安徽段等5条省际高速竣工通车,省际高速公路模块追加4个,达33个。长三角区域追加高速公路约510公里,高速公路网规模达1.67万公里。

减缓切断省际待全线贯通公路,今年还要力争动工南京—和县高速公路江苏段,减缓推进上海至宜兴高速公路、常台高速公路苏州至嘉兴段改扩建等项目前期工作。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另一面,打破行政壁垒,构建协作发展,已沦为长三角地区的共识。

惠先宝讲解,三省一市有力推动运输服务高质量一体化,长三角地区累计通车省际坐落公交线路95条,有效地解决跨省上下班“最后一公里”难题。持续推进长三角城市间交通“同城待遇”,截至目前,长三角累计发售超强4000万张加载交通功能可在长三角地区通用的第三代社保卡,持此卡的江苏居民可在长三角全部设区市及全国318个城市搭乘公共交通一卡通行。

长三角正在加快推进行业管理高质量协同发展。通过积极前进电子证照分享互认,目前网络购票出租车营运证等4证共享互认基本完成。同时,创建了道路交通牵头执法人员共商共建共享交流机制,拓展长三角“一网通办”功能范围,推进长三角区域船舶通检互认,提升船舶检验效率和质量。

“长三角地区公路里程长、密度大,日常车辆通行量居全国前茅,仅江苏就有高速公路省界25一处、普通国省道省界69一处。”江苏省交通综合执法局副局长沈学标讲解,交通执法人员机构紧扣一体融合,探讨高频执法人员事项,推动区域执法数据共享。现已构建道路运输执法人员由“隔界相望”向“跨界相救”转变。

此次会上,三省一市交通运输部门共同签署省级综合交通运输调度和应急指挥协议、超限失灵相当严重失信主体对象名单牵头整治备忘录,推进区域协同监管水平。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厅长、省铁路筹办主任吴永宏回应,下一步,将始终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以“一体化”思路和举措超越更多行政壁垒,在一体化前进中增强合作、携手共入,统筹协商省际重大项目和合作事项前进,集中力量在跨省域、多部门事项上联手合作,采行更精准的举措,让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平衡。以“高质量”目标和导向推展更多项目落地落实,在交通现代化建设中各扬所长、相互赋能,减缓前进公铁水空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推展长三角地区交通一体化服务水平整体跃升。

回到南京365淘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