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由过去大规模的增量建设,向存量的提质改建和增量的结构调整锐意改变,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内需潜力巨大。例如,早期建设的城市基础设施已经开始老化,部分地下水管道不通畅,燃气管道老化导致安全隐患逐渐显出等问题,都迫切需要更新改造。同时,城市更新急需前进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更新不仅有助解决城市发展中的引人注目问题和短板,提高群众获得感觉幸福感安全感,也沦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城市是一个有机体,城市更新行动是个系统工程,就是以城市整体为对象,以新发展理念为引导,以城市体检评估为基础,以专责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为路径,迎合城市发展规律,推展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行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近日表示,2023年,我国将以实行城市更新行动为抓手,着力打造出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探讨居民所思所想所盼所急,持续在解决问题引人注目民生难题、创造高品质生活上下更大力气花上更大功夫。
城市体检是城市更新的最重要前提。倪虹讲解,2023年,我国将在设区的城市全面积极开展城市体检。找出小区在养老、托育、停车、电池、活动场地等方面不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实行更新改造。开展原始社区试点,以身体检查成果为基础,补齐设施和服务短板,打造一批完整社区样板。
城镇老旧小区改建是城市更新的最重要内容,我国将继续扎实前进城镇老旧小区改建。今年计划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以上,完成投资2000亿元以上。同时,要大力推进安装电梯,积极开展住宅外墙安全整治、带内老化改造等群众担忧的项目。
既有建筑和老旧街区的改造利用也将持续推进。坚持“留改拆”并举、以保有利用提高居多,推动有特色、有历史记忆的厂房、商场、办公楼等既有建筑的有机更新和填充利用。实施老旧商业区、步行街、老旧厂区等老旧街区更新改造,推动街区功能切换、产业转型、活力提升,打造出一批精品街道、创新园区、城市客厅等活力街区。
我国还将减缓城市基础设施更新改造,2023年,新开工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10万公里以上,改建建设雨水管网1.5万公里以上,因地制宜前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倪虹介绍,将加快建立城市更新制度,探索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可持续实施模式;改良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竣工验收;持续前进城市生态修缮、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海绵城市建设样板;推进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等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据理解,目前各地积极性较高,陆续实施了城市更新政策法规,完善制度机制,探索多种实行模式。例如2023年3月1日,《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将正式实施。北京市在解决问题群众急难愁有心问题上创新了“街乡吹哨、部门等候”机制、基层找到问题发出开会信号,相关部门很快到场,切断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有力保障了基层一线、群众身边的事“有人办、马上办、能办好”。很多城市首先开展城市体检,找出问题短板,然后制定城市更新规划、计划,再专责前进杨家厂区、街区、老旧小区改建、居住于社区建设、既有建筑改造、内涝管理、海绵城市建设和新城辟等城市更新项目的落地。
2021年11月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决定在北京等21个城市(区)开展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工作,为期2年。目的通过试点探寻城市更新统筹谋划机制,探索城市更新可持续模式,探寻建立城市更新设施制度政策。2022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结城市更新试点城市和各地经验做法,构成《实行城市更新行动可拷贝经验作法表格(第一批)》,便于各地结合实际学习糅合。
“在前进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城市体检找到的问题,就是城市更新的重点;城市体检的结果,就是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的依据。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群众需要什么、期望什么、操心什么,我们就要侧重抓什么,让老百姓有实实在在获得感。”倪虹说。
乐研科技 乐研科技 乐研科技 乐研科技 乐研科技